池塘养殖克氏螯虾在我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模式。一般池塘养殖面积5~10亩,水深1~1.5米,池底平整,池埂坡度较大(1∶3以上),塘内四周种植水草(占总水面的1/5~1/3),池中每隔5~10米放置扎好的草堆,也可放置杨树根、棕榈皮等,作为克氏螯虾的隐蔽物。池水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40厘米。有条件的可在池中设置增氧机。池塘养殖克氏螯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秋季放养种虾,在9~10月按雌雄1.5~2∶1的比例放养性成熟的亲虾,每亩放20~25公斤,次年4~5月用地笼网捕捞产过虾苗的亲虾,同时放养一定量的虾苗;另一种是春季放养虾苗,在3~5月每亩放当年虾苗1.5万~3万尾(规格2~4厘米),饲养2~3个月后捕捞上市,也可再放养一批幼虾,实行轮捕轮放。池塘养殖克氏螯虾通常亩产量能达到150~300公斤。
技术要点: (1)移栽水草;(2)在池中设置克氏螯虾的栖息隐蔽物; (3)掌握螯虾种苗的放养时间和放养量; (4)饲料投喂和水质管理;(5)实行轮放轮捕。
实例:洪泽县高良涧镇满再富、满再宽兄弟俩自2003年起承包6个塘口,共75亩水面,进行克氏螯虾养殖,2005年平均亩产达289.5公斤,亩利润3764元;2006年亩产有望突破350公斤。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27770.html
下一篇
迟播小麦要早施提苗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