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 正文

奶牛繁殖机能障碍应如何防治

  • 中州商贸网中州商贸网
  • 三农
  • 2024-04-20 19:08:24
  • 27

  繁殖机能障碍是奶牛业生产中普遍、长期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奶牛明显高于其它牛,比例高达15—20%。除因子宫炎等生殖道疾病外,因人为、生理因素的有:
  1、隐性*** 隐性***普遍存在于各年龄段的奶牛,约占13%左右。影响隐性***的因素有运动不足(拴系)、高温、营养不良、遗传和未观察及鉴定不当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生产实践中,以高产奶牛的隐性***居多。由于高产奶牛随产奶量的增加抑制了雌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不明显,造成不易观察到而漏配,有的是为了获得较高产奶量,在产后*次***时,人为不配,往往造成多次复配,因此在产后42?D60天*次***配种,是提高受胎率和决定终身产奶量的关键环节。 
  2、卵巢静止性乏情 此类奶牛大多为营养状况差,体况不良、运动不足的*胎青年母牛,直肠检查子宫萎缩,两侧卵巢小,无黄体。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营养全面,恢复体况,特别是要确保奶牛每天一定量的优质青干苜蓿。药物治疗可放置含有孕酮的***拴,10—16天后撤拴,即注射孕马血清。通过激素调节,恢复卵巢等器官生殖机能。 
  3、***不规则 母牛***间隔不足17天或超过24天视为***不规则,除因***未观察到漏配和卵巢囊肿外,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可采取放置含有孕酮***拴,抑制雌激素分泌或肌肉注射促性腺释放激素,18?D23天出现***,配种。 
  在生产实际中,由于难产、产后处理不当引起产道感染、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积脓等疾病,造成久配不孕或持久黄体,可应用25毫克前列腺素F2a,融解黄体,松弛子宫,促进子宫内容物排出,并结合抗菌素和中草药对症治疗,尽可能避免子宫冲洗,防止继发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