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免母猪过肥
妊娠母猪的饲喂目的是使其有合适的体况并在分娩时不能过肥。每头母猪是不同的个体,会对所给的饲喂量产生不同的反应,尽管体重相差不大。所以,确定妊娠母猪合适的饲喂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实际中发现母猪在妊娠期喂给2千克的饲料会有较满意的结果。初产母猪和个体小的母猪需较高的体重增长需要,而体型大的母猪则需较高的维持需要,因此这个推荐量适合不同类型的母猪。*不能忽视个别母猪的体况,必要时要采取特别的措施。
2保证蛋白质水平
在妊娠期间,母猪能缓解发育中胎儿的营养不足问题。但是,这是以消耗母猪自身组织储备为代价的。对后备母猪,为了使蛋白质沉积到*量,在生长肥育阶段至分娩期,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供应宜相对稳定。所以,在第1个妊娠期,应给后备母猪提供含充分蛋白质的日粮,以使机体的瘦肉组织沉积不被消耗。但是,日龄较大的母猪对日粮中蛋白质的需要量没有这么大,并不需要高蛋白以使瘦肉组织沉积。在妊娠期间,母猪的允许增重量要视母猪的年龄大小和体况而定。通常,妊娠母猪增重*小,其增重大小要与其生产力相一致。但是,分娩时,母猪必须有充足的身体储备,以完成哺乳,断奶不久便能顺利配种。
日龄较大的母猪,如果日粮能满足其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那么摄入粗蛋白180-200克足够。赖氨酸是其中*重要的氨基酸,每天应摄入10克。
3适时调整饲养水平
每次妊娠期过后种母猪的增重约为30千克(或者每次妊娠期过后种母猪的总增重在45千克左右),这样可以维持母猪的*繁殖效率。在妊娠期间,应定期观察母猪的体况,必要时调整饲养水平。*的饲养水平不是固定的,因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体重每增加30千克,每天维持需要增加约25084千焦可消化能或250克饲料;环境在低于临界温度时,环境温度每降5oC,每天维持需要增加约3135千焦可消化能或250克饲料;单栏舍饲时,母猪活动量大,需要其维持能量高于群舍饲。并且,单栏舍饲母猪的临界温度通常高于群舍饲母猪的,单栏舍饲母猪每天多需要25084千焦可消化能或200克饲料。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实际中的饲养水平变化较大。经产几胎后,给母猪饲喂较低饲养水平的日粮,并不影响窝产仔数。但是,这样做不可取,因为可能对母猪终身生产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在妊娠期间母猪饲喂高水平日粮,可减少哺乳期采食量。
在母猪妊娠期间,增加能量摄入,主要促进母猪增重,仔猪初生重只有小幅度增加。据报道,在妊娠期的*后2星期提高饲喂量可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抗病力,这仅在仔猪初生重较低时才有意义。为了使仔猪平均初生重增加0.1千克,在妊娠期要给母猪多喂约100千克饲料。同时分娩前2星期增加饲喂量也可使消化道扩张,有利于母猪哺乳早期的采食量。
妊娠母猪每天所需养分之中,很少部分是用于生长,绝大部分是用于每天的维持需要胎儿的生长发育。假设平均每头妊娠母猪每天耗费2千克饲料,那么每千克含至少12.54兆焦可消化能、12%粗蛋白和0.5%赖氨酸的母猪日粮即可满足其每天营养需要。
怀孕母猪,尤其当被喂以高能量的饲料时,可能会导致便秘。因便秘而滞留在直肠里的粪团会减少骨盆开口的实际大小而使仔猪出生的通道变小。如果出现便秘,母猪分娩很困难,时间很长,随着分娩时间的增加,仔猪可能缺氧窒息,死胎数增加。缓解便秘的方法是使用富含纤维的饲料,如甜菜渣和苜蓿能大大增强粪便运行。现常用矿物质倾泻剂,饲粮中含0.75%氯化钾或1.00%的硫酸镁,可大大缓解便泌。
4妊娠各阶段的营养
妊娠前期胚胎几乎不需要额外营养,但有2个死亡高峰,饲料饲喂量相对少,质量要求高,一般喂给1.5-2.0千克妊娠母猪料,饲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12331-12540千焦/千克,粗蛋白14%-15%,青粗饲料给量不可过高,不可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
妊娠中期喂给1.8-2.5千克妊娠母猪料,具体喂料量以母猪体况决定,可以大量喂食青绿多汁饲料,但一定要保证母猪吃饱,防止便秘。严防给料过多,导致母猪肥胖。
妊娠后期胎儿发育迅速,同时又要为哺乳期蓄集养分,母猪营养需要高,可以供给2.5-3.0千克的哺乳母猪料。此阶段应相对减少青绿多汁饲料或青贮料。在产前5-7天要逐渐减少饲料喂量,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哺乳母猪料营养水平为消化能12749-13167千焦/千克,粗蛋白16%-17%。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32926.html
下一篇
日本的苹果矮化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