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 正文

螯虾池塘养殖

  • 中州商贸网中州商贸网
  • 三农
  • 2024-04-20 20:03:45
  • 34

  池塘清整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熏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埂顶宽3米以上,坡度1∶3,面积以5~10亩为宜,长方形,水深1~2米。新开挖的池塘和旧塘要视情况平整塘底、清除淤泥和晒塘。在池塘清整的同时,用70~80厘米高的网片将池塘四周池埂封闭,网片底部成90°弯折,横片约10~20厘米,埋入土中,竖片高60~70厘米,露出地面45~60厘米,网片上端用20~25厘米的塑料薄膜与网片绞缝在一起,以防敌害生物进入和螯虾逃逸。
  清塘消毒  (1)生石灰消毒。干法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80公斤,晒塘3~5天后,灌入新水。带水消毒,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溶水全池均匀泼洒。(2)漂白粉消毒。每亩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20~30公斤溶水全池均匀泼洒。
  种植水草  沿池四周浅水处种植水草,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10%~20%,品种有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金鱼藻、凤眼莲、水浮莲等,既可供克氏螯虾摄食,又能为虾提供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此外,池底可用水草扎成草堆,每隔5米放一堆,每堆5~10公斤,沉于水底,每亩放15~20堆。草堆用绳子系住,绳子另一端固定于水面。
  进水施肥  注入新水时,要用20~40目纱布过滤。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为虾苗入池后直接提供天然饲料。虾池施肥应选用有机肥料,如施发酵过的有机草粪肥。施用量为每亩200~500公斤,使池水有一定的肥度。虾苗放养前及放养初期,池水水位较浅,水质较肥,施肥量宜少;饲养中后期,随着水位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具体要视水色和螯虾放养情况而定,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40厘米。
  放养模式  (1)投放种虾模式。8~10月每亩投放20~25公斤经挑选的克氏螯虾亲虾,雌雄比例3∶1。水温低于12℃时可不投喂饲料。冬季保持水深1~1.5米。次年3月份发现池塘中有大量幼虾活动,应加强投喂并及时将繁殖过的亲虾起捕上市。每天投喂1~2次饲料,饲料可用鱼糜、绞碎的螺蚌肉、豆浆或市售的虾类开口饲料,沿池边泼洒。(2)投放幼虾模式。2~3月每亩投放2~4厘米的幼虾3万~4万尾。初期水温较低,水深宜保持在30~60厘米,使水温尽快回升;后期因气温较高,应加高水位到1米以上。通过调节水深来控制水温,使水温保持在20℃以上、30℃以下,*在26~28℃。夏季高温时期,有条件的还可在池边搭棚或在水面放养水葫芦等遮阳。养殖前期每半个月加水*,中后期每周加注新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和水色。(3)克氏螯虾与鱼种混养。克氏螯虾种苗的投放时间和数量与投放幼虾模式一致,螯虾种苗投放以后,在4~5月每亩投放水花鱼苗2万尾左右或夏花鱼种1万尾左右。
  投喂和管理  投放鱼种以前按养虾的要求投喂和管理,每半个月施*腐熟的牛粪,每亩施用量为50~100公斤,每半个月检查*沉水植物草堆并投放*水草,每天对螯虾投喂2~3次。投放鱼种以后,投喂主要按培育鱼苗、鱼种的方法,每天对螯虾的投喂减少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