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 正文

2024年马铃薯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 中州商贸网中州商贸网
  • 三农
  • 2024-05-21 13:44:09
  • 31

、北方马铃薯一作区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一)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和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肥用量。

   2、降低氮肥基施比例,适当增加追施次数,加强块茎形成期与块茎膨大期的氮肥供应。

   3、依据土壤养分状况,在马铃薯旺盛生长期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4、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5、肥料施用应与病虫草害防治相结合,尤其需要注意病害防治。

   6、具备滴灌和喷灌等条件的马铃薯田,应实施水肥一体化。

(二)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1000公斤/亩以下,氮肥(N)9—11公斤/亩,磷肥(P2O5)2—4公斤/亩,钾肥4—6公斤/亩。

   2、产量水平1000—4000公斤/亩,氮肥(N)11—14公斤/亩,磷肥(P2O5)4—9公斤/亩,钾肥(K2O)6—22公斤/亩。

   3、产量水平4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4—16公斤/亩,磷肥(P2O5)9—12公斤/亩,钾肥(K2O)22—26公斤/亩。

   4、氮肥(N)总量≥12公斤/亩,滴灌或喷灌条件下,在播种期、出苗期、块茎形成期(现蕾期)、初花期、块茎膨大期(盛花期)分5次施用:在高和中肥力土壤比例分别为30%、30%、20%、10%、10%和30%、20%、20%、20%、10%;低肥力土壤分别在播种期、出苗期、块茎形成期(现蕾期)、初花期(2次)、块茎膨大期(盛花前期、盛花中期、盛花后期)分8次施用:20%、20%、10%、10%、10%、10%、10%、10%。雨养条件下,分别在播种期、出苗期和块茎膨大期(盛花期)分3次施用,在高、中和低肥力土壤比例分别为40%、35%、25%,50%、30%、20%和60%、20%、20%。

   5、氮肥总量在<12公斤/亩,滴灌或喷灌条件下,在高、中肥力土壤施用(施肥时期同上)比例分别为30%、30%、20%、10%、10%和30%、20%、20%、20%、10%;在低肥力土壤施用(施肥时期同上)比例为30%、10%、5%、10%、10%、10%、15%、10%。雨养条件下,分别在播种期和块茎形成期(初花期)分2次施用,在高、中和低肥力土壤比例分别为50%、50%,60%、40%和70%、30%。

   6、磷肥建议全部采用基肥一次性施入。如果钾肥(K2O)用量≥6公斤/亩,分2次施用,50%作基肥、50%作追肥,追肥时期为块茎萌发期。如果钾肥(K2O)用量<6 公斤/亩,一次施用。

   7、建议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由有机肥提供的氮素不超过施氮总量的30%。施用控释肥一次性施用。不建议施用含氯较多的肥料。

   8、种肥或基肥在播种前条深施,施入种子侧或正下方5—7厘米。雨养田块追肥采用机械条施于苗侧,然后培土覆盖。滴灌采用水肥一体化随水施肥。

二、南方春作马铃薯区

    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四川省、重庆市等。

(一)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和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肥用量。

   2、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用;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3、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钾肥为主。

   4、依据土壤养分状况,在马铃薯旺盛生长期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5、肥料施用与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相结合,尤其注意病害防治。

(二)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1000公斤/亩以下,氮肥(N)7—9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4—7公斤/亩。

   2、产量水平1000—3000公斤/亩,氮肥(N)11—13公斤/亩,磷肥(P2O5)5—10公斤/亩,钾肥(K2O)7—12公斤/亩。

   3、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3—16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12—15公斤/亩。

   4、氮肥建议基肥与追肥结合,基肥占50—60%,追肥占40%—50%,追肥在马铃薯现蕾期进行。磷肥建议一次性基肥施入,钾肥可一次性基肥施入或基追2次施入,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施肥用量适当调整。控释肥一次性施用。

   5、建议采用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每亩施用有机肥(商品有机肥)200—400公斤或完全腐熟农家肥1000—2000公斤作基肥。不建议施用含氯较多的肥料。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15—20%。

   6、缺硼或缺锌土壤,可基施硼砂1公斤/亩或硫酸锌1公斤/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