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症状:病菌多从叶缘侵入,形成近圆形、椭圆形的浅黄色病斑,斑缘有时呈紫褐色,病斑直径约5—8毫米。叶上有数个病斑,引起早落叶。花蕾受害有黄褐色凹陷斑点,后期病斑中央呈半透明,球茎外侧鳞片有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病斑后期可能生黑色小点粒。该病时常发生,侵害生长期植株及贮库中的鳞茎,降低其经济价值。
防治方法:减少侵染来源。收集病残体进行深埋;鳞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苯来特可湿性粉剂浸泡杀菌;土壤用太阳能热消毒处理;及时拔除病株并消毒。种植健康鳞茎,温室经常通风换气,降低湿度,挖掘鳞茎时避免伤口;控制贮窖温、湿度。发病初期喷药,可用50%使百克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25%炭特灵乳油400—6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7—10天1次,连续3—4天。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6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