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 正文

冬季怎样管理鱼塘才能提高鱼种成活率

  • 中州商贸网中州商贸网
  • 三农
  • 2024-07-12 00:02:06
  • 36

在河南冬季养殖池塘具有气温低、鱼类活动少、鱼摄食力减弱等特点,很多养殖户疏忽冬季鱼类养殖管理,导致越冬鱼类死亡率上升。鱼种能否安全越冬与池塘条件、鱼类本身健康状况以及冬季池塘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小鱼为你总结了冬季养鱼的注意事项,以提高鱼种成活率,使其能够安全越冬。

一、池塘清淤要及时 养殖池塘淤泥增多,池底易恶化,易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冬季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能显著提高养殖鱼类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产量和效益。清除淤泥后最好暴晒一周左右,并用生石灰清塘,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然后加注新水,等药性消失后,再进行放鱼。

二、及时补充池水 在北方冬季降雨量减少,水位下降较快,应保持池塘水深最低在1.5 m以上,水位过低时应加注水量。加水时应早注水,勤注水,一次注水量不可过多以免引起池塘水温变化过大,鱼的活动量加大而不利于越冬。

三、控制密度 越冬期间密度过大,会造成缺氧,同时也极易引起鱼病。密度过小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根据经验和实际确定合适的放养数量和鱼类搭配比例。

四、 防治疾病 冬季容易出现的病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冻伤 当水温下降到1℃时,鱼类开始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降到零下3℃时,草鱼、鲢、鳙就会受冻而死,因此在严冬来临前,加深池水,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抓好饲养管理,提高鱼的体质,增强抗寒能力;

(2)口丝虫病 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和皮肤,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发病时将硫酸铜与硫酸亚铁铵5:2的比例配制合剂,进行全池均匀泼洒。还可用食盐水浸洗鱼体达到治疗目的;

(3)竖鳞病 治疗时每隔3-5天换水一次,每亩用马尾松鲜叶15kg,研碎后兑水25kg全池均匀泼洒;

(4)斜管虫病 病鱼体表和鳃大量分泌黏液,形成灰色薄膜状,造成鱼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治疗方法与口丝虫病相同;

(5)水霉病 注意在鱼种捕捞,运输和放养中勿使鱼受伤,治疗时按每立方水体用五倍子熬汁,再加水稀释后进行全池均匀泼洒,另可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min即可。

五、加强日常管理 及时查看鱼类活动状况。冬季太阳光照少,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常造成养殖环境溶氧不足,同时要注意不要施用有机肥,减少消耗溶氧,防止鱼类冬季缺氧;越冬期间鱼类并没有完全停止摄食,在气温较高,温暖无风天气时,根据实际情况少量投饵;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