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症状:患病初期病鱼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鳍条基部充血。将其皮肤剥开,可见肌肉呈点状充血。当病情严重时,全部肌肉呈血红色,肠道、肝脏、脾脏也会出现充血现象。腹腔内有腹水,鳃部通常呈淡红色或苍白色。
3.流行及危害:多流行于6月下旬至9月下旬,适宜水温25~30℃。当放养密度过大,水质恶化时,就容易发病。主要危害当年鱼和少数一龄鱼。该病是一种急性型鱼病,可以引起锦鲤的大批死亡。
4.诊断:⑴病鱼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极显著地低于正常鱼。⑵充血是该病的主要病变特征,如果观察到患病鱼的鳃盖、口腔和各鳍条基部充血,即可作出初步诊断。⑶该病常发生在水质恶化、溶氧较低的水体。
5.预防:⑴保持池中良好的水质,夏秋季节适当稀养,对预防该病有一定效果。⑵流行季节在饲养水体中泼洒漂白粉,使水体中药物浓度达1毫克/升。⑶注射组织浆疫苗和细胞培养灭活疫苗能有效地预防该病发生。
6.治疗:用4~10毫克/升土霉素溶液浸泡鱼体15分钟对该病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该病以肠道出血为主要症状时,肉眼观察时易与肠炎病混淆。但是,患病毒性出血病的病鱼肠壁弹性好,肠腔内粘液也较少,而肠炎病病鱼的肠壁弹性差,肠腔内粘液较多。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6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