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与危害:该病是国内检疫害物,感病菊花易失去商品价值。主要危害叶片、叶芽及生长点。叶片受害:发病初期叶缘下部背面出现黄褐***斑点,扩展受主脉及大侧脉限制,叶斑多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重时叶干枯早落。生长点受害,生长发育不良,株矮。叶芽、发芽受害,叶小、花小、畸形。
防治方法:1、检疫:非病区不能从病区引种、调运苗木;加强地区间的检疫。
3、 栽培技术防病:及时摘除田间的病叶及其他部分,彻底清除病残体,均作深埋处理;不从病株上采条繁殖。病土及盆钵消毒处理:夏季进行太阳能消毒或暴晒数日,使土壤干透可杀死线虫;禁止喷淋式浇水。采条母株休眠期热处理:50℃温水中浸泡5—10分钟可杀死母株所带线虫。3、发病后立即防治:常用药剂有克线磷,也可以用10%力满库颗粒,每平方米2—4克,沟施、穴施或施于根际土壤,覆土再浇水。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61008.html
下一篇
菊花锈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