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料的防霉:关键在于要严格控制饲料和原料的水分含量、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选育和培养抗霉菌的饲料作物品种、选择适当的种植或收获技术、注意饲料产品的包装、贮存与运输、于饲料中添加防霉剂等。需注意的一点是使用防霉剂无法去除饲料原料中已存有的霉菌毒素,添加防霉剂仅仅只是预防未来霉菌的生长,所以饲料的脱毒也是必要的一项措施。
2、除去已污染的霉菌和霉菌毒素:饲料发生霉变,尤其是大量的饲料原料发生霉变,全部丢弃损失惨重,对于轻度霉变的饲料与原料,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脱毒处理,但是如果霉变很严重则应弃之。脱毒方法一般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酶解法、吸附法。
(1)物理脱毒法和化学脱毒法:物理脱毒法主要有水洗法、剔除法、脱胚去毒法、溶剂提取法、加热去毒法、辐射法等;化学脱毒法主要是采用碱或氧化剂进行处理脱毒。这些脱毒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以及对于目前饲料工业、养殖业来说均不适用,因其操作不但困难,且大批量的饲料及原料用此类方法是没法进行的,而且经化学脱毒处理后往往会降低饲料的营养品质和适口性。
(2)酶解法:主要是选用某些酶,利用其降解作用,使霉菌毒素破坏或降低其毒性。与物理学和化学方法相比,酶的降解处理法对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和影响较少。但在饲料工业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酶不耐热,在高温易于失活,而饲料成品的制作过程尤其是压制颗粒饲料均需经过高温;二是使用酶解脱毒法成本较高,普遍难以接受;三是在利用酶降解霉菌毒素的毒性时,某些霉菌毒素需要一套完整酶系才能彻底降解其毒性,如在进行降解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时,部分的酶只是将其转化成了另外一种物质,而转化的这种物质仍具有毒性,需要一系列的酶才能将其完全降解成无毒物质,这一系列的酶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6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