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节水质,改善水体环境
水为鱼类生存环境,要养好鱼,必须要先管好水,池塘水色上午呈绿下午黄绿色最好。控制措施有:①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水量为1/4—1/5。②每个月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2次,每亩平均水深1m用70g即可。可明显增加池水的碱度、硬度,提高池水二氧化碳平衡能力,又有预防鱼病的作用。③适量施肥,一般根据水色确定,要求少量多次。在晴天施肥。④ 控制大型浮游动物发生。如果池水水色清瘦,鱼又经常浮头,下风肉眼能看浮游动物时,可用鱼虫清每亩平均水深1m 用20毫升全池泼洒,能预防虫害发生,或者适当增加鳙我放养量。⑤ 有条件可使用增氧机,增加水体中溶氧量,改善水质。
二、 科学投喂,增强鱼体抵抗力
严格做好“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一般睛天多投饲料,雨天少投饲料,投饲料总量为鱼量的3% ~ 5%,同时保证饲料质量,避免投饲料过量,既造成饲料浪费又会败坏水质。
三、 鱼病预防
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旦生病,要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发病后的病鱼已经没有食欲,即使使用特效药也会因鱼不摄食而难以进入鱼体内,因此必须十分强调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鱼苗下池前每亩用100公斤生石灰彻底清池,消灭病原体,生石灰消毒后一般经过7天后即可投放苗种。在饲养过程中,一般平均水深1m 每15天用二氧化氯70g 左右化水泼洒一次,对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各种传染性疾病都有很好预防效果。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6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