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良品种。通过对抗病性强的鱼品种进行选择、鉴定、繁育和推广,获得大量的抗病力强的品种,通过改变鱼本身的抗病性能,达到预防鱼病的目的。
二、改良底质。冬季干塘捕捞后,排干塘水,结合维修塘堤,清淤、铲除塘边杂草、进行晒塘处理。在开春投放鱼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三、改良水质。改造进排水系统。把面积小的池塘尽可能改造成面积较大的池塘,做到进排水系统分开,避免“老水”回灌。采用水泵、增氧机等为鱼池灌水增氧。用生石灰清塘,定期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
四、合理混养。增加吃食鱼、杂食性鱼的饲养比例,以清除残留饲料,净化水质。如在以养草鱼为主的成鱼塘中混养罗非鱼,利用其食性杂、耐低氧、适应性强的特点提高草鱼成活率及成鱼产量。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61758.html
下一篇
鱼病用药要“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