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 正文

叶霉病怎样防治效果好

  • 中州商贸网中州商贸网
  • 农业
  • 2024-07-12 06:15:01
  • 52

叶霉病怎样防治效果好

养根护叶 增强叶片抗病性  有些菜农为了提高产量多卖钱,留果偏多,加重了根系及叶片的负担,导致叶片发育不良,抗病能力大大降低。建议菜农在合理留果的同时,加强根系及叶片的养护,提高叶片的抗病能力。在追肥时可将养根护根的肥料,如甲壳素、海藻酸、生物菌肥等肥料与全水溶性速效肥交替轮换施用。同时注意养护叶片,可喷施氨基酸类、甲壳素类叶面肥,每7—10天喷一次,缓解叶片黄化,提高叶片抵抗力。  加强环境调控 抑制病菌繁殖  叶霉病在棚温20-25℃,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发病快,早晚叶面有结露时发病更重,菜农可根据该病的发病特点采取防治措施。及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采用膜下灌水的栽培方式,可以明显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从而抑制叶霉病的发生与再侵染;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放风,尽可能降低温室内湿度,减少叶面结露时间,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效应;及时整枝打杈、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尽可能地摘除,也可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害发生。  叶霉病发生适宜温度在20-25℃,需要85%以上相对湿度,所以菜农可利用晴天中午的高温来抑制病菌繁殖蔓延。在晴天浇水后,在中午高温时段,闭棚升温,可将温度升高到38℃,维持1—2个小时再通风降温,这样能有效抑制病菌繁殖,减轻病害。  喷雾方法要正确  叶霉病一旦发病后,孢子量大,如果用药不当,防治效果就会很差。低温季节,为了尽量避免棚内湿度增大,不少菜农使用弥雾机或高压喷雾器喷药,喷雾时一旦喷嘴对着植株喷药,就会帮助病原孢子扩散传播,导致叶霉病大发生。因此,菜农在防治叶霉病时,一定要注意弥雾机或高压喷雾器的喷嘴不能对准植株,而应将其对准植株的斜上方喷药。菜农使用普通喷雾器喷雾时,由于叶片之间相互遮挡,药液常常喷不严喷不透,这也是导致防治效果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菜农在喷药时,叶子正反两面都要喷,以求喷严喷透。  分阶段用药  防治叶霉病的药剂比较多,唑类药剂如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苯醚恶甲环唑等;抗生素类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还有如百可得、嘧菌酯、百菌清等。  发病前可用丙森锌(安泰生)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用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内吸性较强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发病严重时可用乙嘧酚、阿米妙收等药剂防治。  要注意用两种不同成分的药剂混合喷雾,效果良好,如肟菌·戊唑醇(拿敌稳)+喹啉铜(净果精),丙环唑(叶冠秀)+碱式硫酸铜(丁锐可)+芸苔素内酯(云大120)。唑类药剂治疗效果显著,用药量低,内吸性强,持效期长,但是用药量大会抑制作物生长。在使用该类药剂时,可配合一些生长调节剂,如芸薹素内酯、细胞分裂素等使用,以减少其抑制蔬菜生长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