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遍地金黄。稻谷已到了成熟的季节,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
在安图县石门镇镜城村,村民马春红进入了一年里最忙的时节。在她经营的2公顷绿色水田地里,不仅水稻丰收,7月放进稻田地里养殖的蟹苗已经成熟,到了收获季节。9月25日,马春红拎着水桶,在田垄里有洞的地方寻找青灰的河蟹。不一会儿,她便抓了小半桶。她高兴地拎起一只大河蟹说:“今年春季有点旱,放的蟹苗虽然晚了一些,但依然能收获150多公斤蟹子,这稻田养蟹不仅能让水稻长得好,蟹子也很肥美。稻养蟹,蟹养稻,我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马春红是该村第一批尝试稻田养蟹的人。从2012年开始,她所在的安图县大成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在承包的水田中尝试养殖河蟹。河蟹在稻田生长过程中会吃掉田间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又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大幅度减少稻田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促进水稻增产。
“合作社收购这种养殖过河蟹的水稻,每公斤要比普通水稻高出7角钱,仅这一项每公顷水田可增收8000元钱。稻田养蟹的土地不用施化肥成本上又能节省2000元,成熟后的螃蟹每公斤可卖到80元。遇到好年份,150公斤蟹苗能产450公斤河蟹,坐等收钱!”养了五年蟹的马春红,对稻田养蟹这种新型绿色农业发展方式十分认可。这个中秋节,她一下子卖了50多公斤螃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马春红并不是稻田养蟹唯一的受益者。近年来,延边州各级农业部门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大力推广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目前,在龙井、和龙、安图等县(市)推广稻田养蟹栽培技术达200余公顷,增收效果非常明显。
稻谷生香鸭戏水,流水潺潺蟹成群。如今,延边州水稻种植以“绿色”为底色,在稻田间种养结合,推广新型环保技术,不仅增产增效,水稻经济也走上了绿色可循环的良性发展之路。
瀹炰範缂栬緫锛氫簬濠峰┓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6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