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撒料车喂完一个羊舍700只羊只需要10分钟。 每天天一亮,李静就会准时来到羊舍,仔细查看每只羊的生长情况。饲养员邱广勇则操控着装满饲料的撒料车,沿着羊舍内长长的通道开上一圈,饲料就会从撒料车两侧的出料口自动流淌到羊舍前面的料槽里,原本安静的羊圈也瞬间喧闹起来。“每只羊都是‘小银行’,可得小心伺候着。特别是赶上母羊产羔的日子,是最忙活的时候。”李静看着羊舍里蹦蹦跳跳的小羊羔,笑呵呵地说。
李静现在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大学生“羊倌”。2010年她从青岛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先是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高密市是个农业大市,饲料资源好,很适合养羊。”毕业后就想投身农业的李静发现,虽然自然资源好,但当地却没有规模化、集约化养羊的企业。
2015年,李静做好规划后,毅然选择返乡养羊,成立了高密市盛德牧业有限公司,在高密市柴沟镇后鹿家庄村建起了占地300余亩、存栏规模达3万只的现代化羊场。6年过去,李静的“盛德牧业”如今已发展成年出栏湖羊2万只、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大企业。“我希望能借助我的所学,用智能化、集约化的养殖改变原来粗放的养殖方式。”李静说。
自动卷帘器、自动饲喂机、自动清粪机……羊舍里的这些让村里人感到新奇的设备,既让李静管理起来省时省力省钱,也让羊群得到更科学的照料,长得更壮,成活率更高。同时,养殖场还用人工授精技术取代自然配种繁殖,提高了湖羊的繁殖率。
“投料、饮水、通风、消毒、出粪,全部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一个工人能轻松管理3个羊舍、2000多只羊。”李静说,整个羊场共有34栋标准化羊舍,每栋羊舍长98米、宽9.2米。“一个羊舍现有700多只羊,里面分成了48个饲养格,平均每格可养15只羊。”
羊舍虽多,但因为有自动化控制,喂养起来并不麻烦。从进舍投料开始,到全部投喂结束,负责羊舍管理的邱广勇只用了10分钟。“三个羊舍2000多只羊,半个多小时就能全部投喂完,保证了羊群及时‘吃上饭’。”邱广勇说,每个羊舍门口都有智能控制器,设定好数据后,还能自动控制水量,定时清理粪便。
羊舍的地板全用有孔的竹板铺成,竹板下则是40厘米深的贮粪池,羊粪漏下去后,刮粪板会自动刮走,再加上良好的通风和消毒,整个羊舍几乎闻不到羊粪味。“自动刮粪板一天清理4次,直接刮到发酵罐。经过高温有氧发酵腐熟后,臭烘烘的羊粪就变成了有机肥。”李静说,一只湖羊一年能产粪1000多斤,仅羊粪做成的有机肥,一年就能带来70多万元的收入。
选择湖羊这个品种,也是李静多处考察后才定下的品种。“这个品种可以一直圈养,抗病力强,出肉率高,更适合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李静说,湖羊的繁殖率也高,两年可产3胎6只羔羊。这些年,羊场通过自繁自育,现在已有基础母羊6000余只,保证了每年2万只的出栏量。“今年还要扩繁到8000只基础母羊,这样年出栏量就能达到近3万只。”
为了让羊群吃好,李静还配备了自动粉碎拌料机、送料机,并建起了7000多平方米的青贮池,仅去年就收购了周边5000多亩青玉米,存下了1.2万吨青贮料。“小羊前两个月喝奶,后4个月吃料,一只能吃500多公斤青贮料,6个月长到90斤,就该卖了。再喂料肉比会下降,效益也会降低。”李静说,今年羊价好,母羊价格高达32元/斤,公羊每斤也卖到18.5元,一只6个月的公羊能卖到1500元左右。“一只公羊的纯利大约300元,一年出栏2万多只,能挣六七百万元。”李静说,这些年,羊场通过收购青贮玉米、产业带动、就业安排等方式,还给当地群众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记者 石鹏志 通讯员 王晖 刘瑞雪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65282.html
上一篇
智能化畜牧业正驶入快车道
下一篇
智能养鸡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