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昌学院荞麦研究团队采用射线诱变、航天搭载诱变等育种技术,先后选育出“西荞1号”至“西荞9号”9个苦荞新品种,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鉴定/认定)。其中,“西荞9号”为2022年四川认定的新品种,具有高抗猝倒病、产量高和芦丁含量高等特性。
“没有苦荞杂交技术的突破,很难培育出突破性新品种。”四川省麦类作物创新团队荞麦育种岗位专家、西昌学院教授王安虎告诉记者,苦荞属于闭花受粉作物,且花器官极小,采用常规的小麦、玉米和水稻等杂交技术基本无法获得杂交种子。
此外,西昌学院荞麦研究团队采用的“控温、控湿及解剖镜精准去雄授粉杂交技术”突破了苦荞杂交难的问题,并先后利用栽培苦荞与野生苦荞、栽培不易制米苦荞与易制米苦荞杂交,获得了大量优良株系和品系材料,为后期进一步培育出高产优质苦荞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刘登才介绍,该团队通过探明影响苦荞花药开裂的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建立了可控条件下的苦荞高效杂交技术体系,为苦荞的杂交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杂交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开始应用于育种。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牛姣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66059.html
上一篇
苦荞麦什么季节播种好
下一篇
辣椒“种”出红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