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耕葵粉蚧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害虫,目前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玉米产区均有分布。耕葵粉蚧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在黄......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墒,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与养料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田间光照强度,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等生态效应,并且能使植株根、......
玉米疯顶病也叫玉米疫霉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是影响玉米生产的潜在危险性病害。近年来,由于制种基地的相对集中,引种的频繁,该病有进一步扩大蔓延的趋......
防早衰。由于玉米植株高大,生长期间必然要消耗大量养分和水分,而生育中水分过多,会造成土壤缺氧。这时根系活力减弱,吸水困难,但叶片蒸腾不减,尤其是晴......
玉米的每个茎节上都着生一片叶,每个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正常情况下,只有中上部的1-2个腋芽可发育为果穗,果穗以下其他腋芽的生长都受到抑制不能生长,或生长......
①提苗肥:没有施用种肥的地块,结合第二次中耕追施提苗肥,数量与种肥相当,加入腐熟过的油渣或羊粪20-30kg。 ②孕穗肥:玉米拔节至抽雄是施肥最大效......
缺锌是玉米栽培上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为:出苗后1-2周左右就有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3-6片叶时症状更为明显,表现为新生幼叶脉间失绿,......
玉米红蜘蛛成虫在根际土缝中潜伏越冬。早春气温气上升后出土。消灭越冬成虫可采取早春和秋后灌水,可消灭大量越冬红蜘蛛。天气干旱,注意灌溉,增加田间湿度......
近日,平乐村一农技推广示范户电话反映,他家的玉米苗发黄,不长,不知是什么原因。接到电话后,农技站安排技术员和群众联系,到玉米地查看,群众反映的玉米......
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发布的虫情预报,今年6月至7月上旬,黄淮海夏玉米区二点委夜蛾发生面积将超去年,局部或将暴发。 二点委夜蛾是一种玉米新害虫......
1.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耕葵粉蚧等)利用噻虫嗪、吡虫啉等拌种或包衣,可同时兼治苗期蓟马、蚜虫(矮花叶病传毒介体)及灰飞虱(粗缩病传毒介......
在玉米出苗至拔节期蹲苗能适当控制植株长势,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和吸收养分、水分的能力,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一般可增产15%以上。玉米蹲......
去除杂质 玉米收获后必须过筛除去杂质再入库贮藏。玉米收获后应充分暴晒或烘干处理,使其达到安全水分标准。贮藏中应注意通风散湿,新收获的玉米更应保持干......
夏播玉米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玉米田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根据全国杂草普查结果,全国玉米田杂草有22 科、38属、43种,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
干旱 典型症状:播种至出苗阶段,表层土壤水分亏缺,种子处于干土层,不能发芽和出苗,或造成缺苗;播种、出苗期向后推迟;出苗的地块由于干旱苗势弱、植株小......
一、玉米贮存 入仓时玉米含水量应低于14%,高于14%容易发霉变质。玉米子实表面具有一层釉质,可以防止水分散发和微生物进入。玉米粉碎后,天然保护层破坏......
破土(膜)引苗在春旱时期遇雨,覆土容易形成板结,导致幼苗出土困难,使出苗参差不齐或缺苗,所以在播后出苗时要及时破土。播种后经常到田间检查,先播后覆膜......
1、苗期管理:(出苗-拔节之前)4-5片全展开叶或7-8片可见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呈壮苗苗架,为此应:(1)蹲苗:保持土壤上干下湿,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60......
玉米的合理种植密度 玉米种植密度的大小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因素之一,实践证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提高,当密度达到一定值后,增加密度......
理论产量:万亩高产田取90个测产样点。每个样点67平方米,计算亩株数,在每个测定样段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收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