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斑病病原菌随气流和雨水传播,高湿条件发病重。
地势低洼、排灌不良、过度密植的栽培模式容易诱发此病。土壤贫瘠、偏施氮肥、肥力不足时易发病。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无病株留种和种子消毒。在55℃的温水中恒温浸种15分钟,然后催芽播种。
3.加强栽培管理。实行与非茄科作物2-3年的轮作制度;在底肥施足的条件下,将氮、磷、钾肥合理配比以增强抗病能力;清洁田园并清除残枝、病果和落叶;合理密植、及时绑架整枝以利于通风。
4.生态防治。寒冷季节增温排湿提高通风管理。在晴天上午先闭棚升温,当31-33℃的温度维持1小时后放顶风,中午不断放风。保持在20-25℃的温度,当温度下降至18-20℃时通风口关闭,夜间温度控制在15-17℃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在阴天的中午也应该进行短时间的换气通风。夏季也应做好温度管理。
5.药剂防治,选用春雷王铜、健达等搭配乙蒜素、几丁聚糖等叶面喷施。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zzsmw.cn/nongye/49374.html
上一篇
怎样防治番茄日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