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州快讯> 正文

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郑州如何发挥“新”优势?

日前,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蛇年春节后首次高规格会议——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畅谈新的一年发展大计。这不仅是对中央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一场自我定位与优势再造的宣言。

第77期《顶端调研》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精选多篇调研报告,探讨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堵点问题及地方保护主义的治理办法,为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借鉴和方法。

充分发挥区域市场一体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

***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手。

《顶端调研》第77期由致公党中央调研组撰写的《“完善基础制度,疏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的调研报告》认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仍存在许多堵点,例如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市场准入标准尚不统一、公平竞争未得到有力维护、社会信用制度尚不健全、市场监管不够规范到位、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亟待深化等,这些堵点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的良性循环。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艰巨性和长期性。致公党中央调研组认为,要稳妥有序地逐步推进建设进程,避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加剧。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既要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区域市场一体化、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同时也要允许各地存在差异,逐步、逐级推进工作。

后发地区现代化的困境和出路:克服要素配置的不均衡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大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明显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客观存在先发和后发地区。

南京大学洪银兴、李文辉《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后发地区现代化的困境和出路》一文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地区间差距,实际上是发展要素地区间配置的不均衡,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克服要素配置的不均衡,关键之处在于完善市场制度和规则。

报告围绕短边原理,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在于后发地区实现现代化跨越。文中分析了后发地区现代化的困境,指出克服要素配置的不均衡应从增强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获取要素的能力入手。

可以根据重塑经济地理的思路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提高经济密度,集聚各类市场,实现经济集聚;二是缩短要素流动的距离,降低运输成本;三是减少分割,建设统一大市场,使后发地区的城市化实现数字化跨越。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看  如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带来的《破除地方保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提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切入点。致力于打造“中部新能源之城”的郑州,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先进经验?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设相辅相成。调研报告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从生产角度出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辐射广、带动性强,有利于实现商品和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

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需求极为迫切。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作为“换道超车”的重要赛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背靠强有力的中国市场,进而稳固自身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