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大面积暴发鱼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预防细菌性疾病的疫苗包括福尔马林灭活菌苗和油佐剂产品;另外,可以拌饵投喂的口服疫......
鱼类“浮头”是养殖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也是判断鱼类得病与否和水质变化的重要象征。鱼类“浮头”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缂烘哀娴?......
鱼类发病之前都有一定征兆,每天巡塘时注意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及时发现,提前预防,减少损失。 1、跳跃 在上午及傍晚,个别鱼经常在水面蹦跳。这可能是鱼......
1、鱼类出血病的病因及其特点 血液自心和血管的腔隙中流出的现象,称为出血。鱼类皮肤、黏膜、浆膜和实质器官的点状出血所形成的瘀点或瘀斑则是漏出性出血的......
一看吃食时间的长短。投喂后在3小时内吃完为正常,2小时左右吃完表明投喂量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饱,应适当增加 投喂量;如 延长到4小时还未吃完,而鱼群......
一、改善水体环境。保持水体的高溶氧与良好的水质环境,可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与消毒剂,防止代谢废物的积累,有效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 二、及时杀灭鱼体......
症状:斜管虫病生于鱼鳃、体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黏液,使鱼皮肤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鱼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鱼体发黑消瘦,漂游水面或作侧卧状......
1、鱼粉:合格的鱼粉颗粒大小一致,肉眼可见鱼肌纤维及少量鱼刺、鱼鳞、鱼眼等,颜色呈浅黄色、黄棕色或黄绿色,手握有宿松感,不结块、不发黏、有鱼腥味、无......
每当季节转换之际,晴转阴时,往往气压降低,水中溶氧减少,这时不但适当减少当日的施肥量,而且还要密切注意鱼类活动情况,严防鱼浮头。一旦发现鱼严重浮头......
6月21日是夏至,夏至和冬至是对应着的,夏至后开始进入了高温天气,气象专家会时常发布高温预警,要求人们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户外或者高温条件......
一、正确消毒 1、鱼种刚入池后的消毒 鱼种从苗种池塘进入大塘的过程中,难免体表是要受到创伤的,这就给病菌提供了侵袭鱼体的机会。鉴于春季整体气温......
鱼类在浮头前总有一定的征兆,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做好浮头的预防工作,达到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1.根据天气预报和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夏季遇连阴雨、气......
注入的水必须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且温差不宜过大,一般鱼苗池温差不超过2℃,种鱼池不超过5℃。 加水前应排出池塘底层部分原池水,然后注入新水,并且进水......
一、 生物浮床材料及构造 1.鈥傜敓鐗╂诞搴婄殑鍩烘湰缁撴瀯 生物浮床的床体由框架和植物载体两大部分组成,框架用于支撑和悬挂,要求有一定的坚韧性和弹性......
在养鱼过程中,防治鱼病、合理用药是一个重要环节,现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一套诊断鱼病,科学用药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鱼病的诊断。鱼病的诊断是鱼病防治的......
一、泼洒溶解生石灰时,先从池塘的一端开始泼 (这时鱼可从此端游向另一端),至塘中间停下,再从另一端开始泼洒(这时鱼可游向药性消退的一端)。这样不致使鱼在......
一看季节 4~9月是鱼病流行季节,要切实抓好防病治病工作,提高成活率。一般每月用药预防一次。 二看时间 晴天应在上午9:00~10:00或下午16:00~18:00用药,避......
一、改良品种。通过对抗病性强的鱼品种进行选择、鉴定、繁育和推广,获得大量的抗病力强的品种,通过改变鱼本身的抗病性能,达到预防鱼病的目的。 二、改良底......
鱼病防治中,应根据鱼病的发病原因、症状、感染的情况、病程的性质,采取相应的给药方法,才能达到药到病除,节约成本,增产稳产,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目的。 ......
椋熺洂 用2%-5%的粗制盐溶液浸洗15分钟-20分钟,可预防体表及鳃的多种寄生虫,内服用量为每千克饲料添加25克—50克,浸洗时间长短视水温高低、鱼耐受情况而定......